
近日,我校刘正光教授、魏晓敏助理教授、在读硕士研究生李晓芳在《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2期发表了题为《应用认知语言学三十年》的学术论文。
自Low 1988年在Applied Linguistics发表On Teaching Metaphor以来,应用认知语言学研究已有三十年。认知语言学的很多思想(如范畴化、原型理论,概念隐喻和转喻等)为语言习得和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对语言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三十年以来,尤其是近十年,认知语言学启发性语言教学模式对语言学习过程的影响积极有益。
该文分三个阶段概述了应用认知语言学三十年的发展特征,从八个方面总结了认知语言学对语言及语言学习过程的不同认识,评述了应用认知语言学重点关注的四个领域及其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提炼了应用认知语言学对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五大贡献,展望了未来研究可以重点关注的六个方面。该文指出,认知语言学与语言学习和教学的结合,体现了二者诸多共性和彼此方法论上的获益。应用认知语言学促进了语言习得和教学研究的发展,还将认知语言学研究带入了强实证范式。但是,目前应用认知语言学还是个新领域,正处在起步探索阶段,有待在更广泛、更普遍的语言教学中实践。该文对于激发更多相关研究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