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4日,由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湖南大学公共健康与社会保障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老龄社会治理”论坛顺利召开。论坛开幕式由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李连友教授主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西北大学等40余所高校360余名专家学者及师生参与了本次论坛。
主会场参会人员合影
李连友教授指出,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增大、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创新老龄社会治理实践,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时代重大议题。此次论坛的举办,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聚焦老龄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对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老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社会共识,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均具有重要意义。值此契机,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将会每两年举办一次“老龄社会治理”论坛,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在论坛开幕式上,李连友院长代表论坛组委会,公布了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开幕式后,五位嘉宾分别就本次大会作出了主旨报告。
王杰秀主任作报告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王杰秀作了题为“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报告。他指出,我国基本养老服务政策推动始于2009年,在2013-2017年明确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理念。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标志着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迈入新阶段。王杰秀主任认为,进一步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养老服务体系,需要厘清基本养老服务内涵、推动制定全国性标准、加快形成多元主体责任共担格局、建立健全混合型资金保障体系、打造服务递送系统、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养老服务监督关系体系建设。
乔晓春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作了题为“全国有多少人和那些人住在养老机构”的报告。他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发现,男性、年龄越大、未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住养老机构的比例相对较高,城镇、经济发达地区和老年人口比例高的地区,老年人住养老机构的比率往往也较高。乔晓春教授认为,虽然全国机构养老床位数在迅速增加,但是2020年全国住养老机构老年人比例只有0.73%,如果按照“一人一床”标准来计算,全国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高达56.8%。若继续按照9073或9064目标来规划和增加机构养老床位,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李志宏主任作报告
中国老龄协会事业发展部主任李志宏在主旨会议上作了题为“老龄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的报告。他指出,老龄社会治理是老龄社会的国家治理,在老龄社会治理中,我国具有制度优势、文化传统优势、后发优势。在养老服务方面,我国已在基本确立家庭养老、互助养老、社会养老“三养”联动的格局,这对于梯次化解养老服务供给难题具有重要的支撑性作用。李志宏主任结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从治理格局、治理理念、治理重心、治理资源、治理任务、治理梯次、治理优势七个角度,阐释了老龄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
李树茁教授作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李树茁作了题为“农村养老风险与治理”的报告。他指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凸显。在农村普遍存在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水平较低且收入来源单一、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均落后于城市老年人等情况,农村地区的社会正式照料体系发展相对滞后,受人口流动导致的代际分离影响,完全依赖家庭内部的传统照料模式难以为继。基于此背景,李树茁教授结合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生计脆弱性、资本、策略和福祉等核心要素,将系统动力学、生态学、人口学、公共政策学等拓展到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并构建了多尺度性、动态性和可持续性的农村养老风险跨学科分析框架。他认为,养老资本是影响养老风险的关键性因素,养老风险是造成老年福祉受损的重要成因,未来的公共政策要以家庭为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养老风险应对政策,增强家庭发展能力、完善家庭功能,提高老年福祉水平。
风笑天教授作报告
广西师范大学讲席教授、南京大学特聘教授风笑天在主旨会议上作了题为“空巢养老: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居住方式及其启示”的报告。他指出,80%以上“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已经处于低龄老年人阶段,“空巢”已经成为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居住方式的重要特征。风笑天教授认为,“异地空巢”的比例远低于情况相对较好的“同城空巢”比例。目前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困境将会逐渐凸显,未来需要精准识别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困境的分布特征、普遍程度和重点人群等,为政府部门在未来十年中建立起相应的社会政策和帮助措施提供参考,让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能够真正有保障地安度晚年。
在主旨演讲后,本届论坛共设立五个平行分论坛。
“老龄政策与实务”分论坛
分论坛一“老龄政策与实务”由湖南大学龚茴茴老师主持。哈尔滨工程大学杨柠溪、南京大学郭如一、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廖子宜、西北大学董子越、西北大学信路芳、中国人民大学吴赐霖、重庆师范大学文鸿敏、西北大学陈博晗等参会作者,分别围绕社工共情对退休癌症患者的作用及启示、异地养老服务模式、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家庭养老社会支持政策、各国老龄事务工作体系比较、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尊严疗法、村域社会资本对老人主观幸福感度的影响等话题作了报告。
“长期护理保险与服务”分论坛
分论坛二“长期护理保险与服务”由湖南大学江海霞老师主持。华南理工大学高娜、湘潭大学莫淼鑫、山东财经大学黄俊铭、西安交通大学余赵、中国社会科学院齐天娇、四川农业大学万艾琳、东莞理工学院黄俊辉等汇报人,分别围绕老年人长期照护的筹资开源与服务链接、“一老一小”家庭照料功能的演变及重塑、农村老年照护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内生激励效应、养老机构老年人何以难言幸福、老年人长期照护意愿及影响因素、家庭照料服务体系建构、公共服务满意度“虚高”的生成逻辑等主题作了论文报告。
“老龄健康与保障”分论坛
分论坛三“老龄健康与保障”由湖南大学杨晶老师主持。天津财经大学魏瑞利、山东财经大学邵晨阳、长安大学崔伟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季露、南京大学张永峰、四川农业大学邱峰、西北大学郭雨晨等参会作者,分别围绕老年健康不平等、中老年家庭商业保险需求、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影响因素、Inequalities in the access to health services among older migrants、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农村老人养老风险感知消减的社会网络机制及政策优化等议题作了报告。
“适老化改造与设计”分论坛
分论坛四“适老化改造与设计”由湖南大学万旋老师主持。广西师范大学徐敏睿、中国人民大学朱震宇、华东师范大学丛金洲、中央财经大学任国征、中央民族大学沈澈、广东财经大学褚勇强、武汉大学寇芮等,分别围绕弥合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的技术伦理、老年人数字鸿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退休老年人再就业实现机制、养老产业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城乡数字鸿沟显性化表现形式及弥合路径、省级政府住宅适老化政策创新机制、互联网对民众生活影响等议题作了报告。
“老年社会参与”分论坛
分论坛五“老年社会参与”由湖南大学李磊老师主持。北京大学索浩宇、北京大学何丽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杨华磊、北京化工大学罗洁、云南民族大学米恩广、集美大学孙文中、复旦大学栗潇远等汇报人,分别围绕农村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时间银行参与社区治理创新、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服务对其幸福感影响、老年人再就业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准市场供给、农村互助养老运作逻辑与路径创新、积极老龄观融入志愿服务参与对社区社会资本的影响效应等话题作了报告。
至此,第二届“老龄社会治理”论坛圆满结束。本次论坛聚焦“老龄社会治理”这一重大的时代议题,为共同探索新时代老龄社会治理之策,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进一步促进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做出积极、有益的贡献。
(通讯员:杨晶、李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