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成果人才 正文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动态评估、驱动机制及模式选择

2018-01-15 08:13:31 

 

7C0E

 

本书是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李琳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动态评估、驱动机制及模式选择”(14FJL012)的基础上由国家社科规划办统一资助、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一、成果主要内容

本书围绕“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评估、驱动机制及模式选择”这一新论题展开了探索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清晰界定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内涵、特征,探析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探究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理论机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选择,每种模式下的主导运行机制构建,以及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支撑体系,从而尝试着建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证研究层面,采用扩展的DEA模型、Moran’s I指数、空间聚类图等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进行动态评估及空间分异研究,以揭示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动态演化特征与空间分异特征;采用哈肯模型对驱动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序参量进行分阶段识别,以揭示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序参量及其变化特征。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首先,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区域内子系统协同发展视角,而本书是从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视角进行探究。本书尝试对不同空间尺度(29省市间、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东中西三大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经济协作类型之间(如长三角城市群等大都市协作区、长株潭城市群等省内城市协作区等)的经济协同发展状况及驱动因素进行探究。以我国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为研究视角不仅能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更是立足于整体经济网络体系的前瞻性研究。其次,动态研究视角是本书另一大视角创新点。通过将20年的研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对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以及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进行了动态评估及实证研究,以多层次揭示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凸显问题,并深度挖掘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动态转变。分阶段的动态研究视角不仅保留了数据量大、连续性强的优点,更突显了对比分析的强解释力。

第二,理论分析框架的创新。本书尝试着构建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理论解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评价标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式选择,各发展模式下的主导运行机制构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支撑体系。

第三,实证方法的创新。首次综合运用超越传统范式的扩展DEA方法以及Geoda软件对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估及空间分异研究,不仅从时间维度就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进行动态评估,而且从空间维度分析其分布及聚类特征,旨在通过动态分析和空间分异分析揭示出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阶段性特征和凸显问题。同时,创造性地将物理学领域的哈肯模型运用于经济学领域进行跨学科分析,超越传统的研究范式实现了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哈肯模型不仅蕴含了“协同”的理论内涵,更赋予了“协同”清晰的数学表达,在此基础上,本书更在指标数量及系统状态评价两方面对传统哈肯模型进行了创新扩展,创新性选取了三个指标进行两两序参量识别,拓宽了其研究范围,并利用势函数构造了系统状态评价函数,对传统哈肯模型进行了深化与完善。

第四,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的创新。本书尝试着从驱动因素、驱动因素之间的协同运作以及驱动因素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演化三个维度深入探析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并运用图解分析工具清晰而形象地分析了驱动因素的演化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系统协同演化的作用机理。

第五,对于协同发展模式及每种模式下的主导运行机制研究的创新。尽管已有文献涉及到了区域或城市群发展模式,但仅零星分布于相关研究中,缺乏系统深入研究。本书提出并系统探究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四种发展模式:中心-腹地模式、“飞地”模式、省际毗邻边缘区模式、省内城市间模式,详细探析了各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基本条件、实施途径及实施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各发展模式下的差异化主导运行机制,可为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